今天讲了测量的2个宏观质量指标的计算,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卷分析做准备。但是课堂被我上的很沉闷,原因我觉主要在于没有能让这些抽象的公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拉近关系。
其实我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在讲某种操作技能的时候,把听众讲的很疲惫。为什么呢?
1 这样的关于How的知识相对于what和why更难用语言表达和传递。
2 这样的技术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参与,但是今天我没有。
3 这样的技术知识,另外的一种处理方法是,当遇到的时候再学习。也就不需要在课堂上讲了,只需要制作一个技术选择手册,交给学生使用技术手册或者检索的方法就可以了。放在网上自学就好了。
4 应该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例子,设计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显然这两点我还做的不够。
5 由于这个内容本身的关系,应为要用到很多统计学公式,学生们虽然学习过生物统计学,但是面对这些字母和公式还是不能很快的反应过来。
6 我自己关于这部分的知识体系也还不完善,不能融会贯通,这些知识对于我来说还是平的,孤立的,而实际上他们是有高低左右前后的,而且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才能浅出啊?
7 教学应该更关注自己擅长的,虽然这部分知识必不可缺,但是可以不讲的那么繁琐和深奥。
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应该尽量融入学生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解决方案,同时也要获得学习的方法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
教学反思——测验的信度、效度的种类、计算、控制、评价标准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