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要努力实现四化

科学知识是围绕着生活中问题解决的活动而组织构建的。所谓教学过程需要生活化、问题化、任务化、系统化。科学也应该在一系列的真实问题解决活动中加以学习。科学知识的生活化表现为科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问题化表现为科学思维轨迹——问题串,任务化表现为阶梯性的学习任务,系统化表现完成知识的程序化和迭代完善。

教学活动在有机的现实生活问题解决中开展会更有效。

为此,教师需要将内容进行4个转化,姑且简称为四化。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研究表明,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会明显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不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只是学校里的东西,根本与生活毫无关联。

那么如何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呢?
在教授一个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这样的一个道理或者是科学概念,在生活或者生产实践当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哪些是学生最为熟悉或者关心的,可以优先从他们中选取。

比如要讲渗透作用,我们首先要想一想,渗透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应用?在人体生命活动当中有哪些作用?比如我们感冒了要去医院打点滴,生理盐水的浓度是一定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实际上和血液刚好是等渗溶液,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生活联系。再比如我们做西红柿拌白糖的时候,西红柿的水分会跑出来,如果拌黄瓜把黄瓜在清水里面泡一阵,吃起来会比较脆,这都是生活的案例。有了这些联系,学生就会就不会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无味,反而会认为生物学是很实用的。

2.将教学内容问题化
我们在讲授某一个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这样的一个内容解决的究竟是什么问题?而不是为了传授传授,要知道学习这个内容的目的以及学习这个内容之后的效果。一个模块有一个模块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章节有一个章节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小节有一个小结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段落有一个段落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明确出,一个清晰的问题逻辑,大问题包含小问题,小问题包含着更小的问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教学就是在这样的问题解决当中,兴趣盎然地展开的。

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有同学问我,如何讲解神经调节这一部分的内容,比如会讲到反射、反射弧、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内容。我首先问他,这节内容解决的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有神经调节?为什么要有反射?它的生物学意义何在?在我的刨根问底之下,他想到实际上,反射也好神经调节好,都是能够使得生物体更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这就是神经调节解决的问题。那么其实,这节课的中心问题就明确了,神经调节是如何帮助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其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整堂课的问题线索,可以尝试这样来设计,首先从一个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比如说缩手反射,我们在打开水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被开水溅到,手会马上缩回来,这就是缩手反射。大家想想,这样的反射有什么意义?除了高等动物可以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之外,草履虫、含羞草也可以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我们称之为应激性,大家想一想反射和应激性有什么样的异同点?我们能够做出缩手反射,物质基基础是什么?反射弧都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如何?信息是如何在反射弧上传递的?信息是如何在一个神经元上传导的?信息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学生对于缩手反射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也就有了清楚的了解,对于反射调节也有了整体而深刻的认识。学习的过程也不会显得枯燥无味,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将教学内容活动化
除了能够将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教师还应该能够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可以是思维活动也可以是动手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是常规的师生问答、动手实验,也可以是非常规的角色扮演、教育游戏。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要比讲教学内容生活化和问题化,来得难。特别是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动手动脑活动,寓教于乐,是需要很高的教育智慧和创新思维的。

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想让小学4年级的学生初步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老师没有按照常规的,一个个科学概念去讲解,质量,体积,密度,也没有去讲浮力的公式,而是让学生进行一场比赛,什么比赛呢?用相同体积的橡皮泥,制作一艘承载能力最大的船。然后,把同学们制作的橡皮泥船放在水池里,用滴管滴加清水,看哪一艘船能够承载的水滴最多。这个活动真是既好玩又长本领。这位老师真是太有智慧和想象力了!
xpn boat

4.将学习内容与条理化
如果教师简单的照本宣科,实际上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将文字简单的转化为语言,这样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很容被计算机取代。对于学生更有价值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系统化和条理化。而要想完成这个任务,教师首先自己要对内容特别熟悉,并将零散的内容组织联系起来,形成线索和条理。而组织和联系的方式应该围绕着问题解决进行,这样的组织方式更便于问题解决过程中随时提取。此外,还应该围绕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途径进行组织,按照学生的思维线索组织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比如细胞跨膜运输方式,有的老师喜欢一上来就讲每种方式的内涵、例子、是否耗能、是否需要载体等,然后再列出下一种方式的相同内容,直到全部完成,最后来一个表格总结和比较。这其实就没有按照问题解决的线索来串联,而是简单的把教材内容搬来过来。而在讲到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或能量时,学生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考虑这些问题,教学显得突兀。如果只需梳理三种运输方式,教师会发现,三种运输方式的难度实际上是递增的,每种方式都解决某类物质的跨膜问题,因此提出新的运输方式的最佳时机是当前一种运输方式失效的时候,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引出新的运输方式而不会显得突兀。在叙述协助扩散的时候,引出载体,在叙述主动运输的时候再引出能量,这样才会更加顺理成章。将零散的内容条理化,形成认知线索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这一点绝对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总之,只有达成这这样的四化,教师才不会照本宣科,才能举出好的例子、提出好问题,才能寓教于乐,才能有条理的拓展学生的认知。教学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