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学与供需

今天,我想说一说教学与市场供需的关系。

从哪里说起呢这要从我的一堂课说起,在这堂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于是有一些学生向我抱怨,说任务太多了,怕完成不好,可不可以少布置一点?别的系好像都没有布置这么多的任务。我于是说,有些任务不重要完全可以不做,这些任务真的是精简的不能再精简了。于是师生开始了讨价还价。

课下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在课堂上,一方面我倾向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但是另一方面我又不愿采纳学生的意见而少布置一点任务。我心里面是不是还有那种教师权威的观念,认为教师应该说一不二。假如我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视乎我应该听从学生的意见,纳谏如流才对。但发自我的责任心,我又想让同学们多做、多学一点东西,而且我坚持认为任务已经减少的不能再减少了。课程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布置学习任务变成了市场上的讨价还价,最后无论我是否减少任务,我都已经落了下乘。

通常一门课程学生学得好,要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条,学生想学、愿意学,知道为什么学。第二条,学生知道学什么,要完成哪些任务。第三条学生知道如何学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

就拿我这节课来说,我以为学生都想在这个课程上,尽量完成更多的任务、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想学的意愿并不如我预判的那样强烈。接下来当我布置任务的时候,为了少投入一些时间,当然要跟我讨价还价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部分同学确还不知道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有一些畏难情绪。

我就变成了市场上面卖鱼的,顾客说不要了,我说必须要,顾客说不要那么多,我说不能再少了,自由交易成了强买强卖了,所以我仔细想了一下,还真是要把一些任务再精简一下。我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所谓的教师权威,而强迫学生一定要完成,那些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重要性的任务,这种强迫的教育绝对不是,好什么好的教育,不管其结果如何。这叫做,强扭的瓜不甜。

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扭转这样的局面?

其实,首先的不应该布置任务,而是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树立学习榜样和学习目标。之后才是,告诉他们哪些任务可以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最后,在授予完成任务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这些任务是他们完全力所能及的。这样的教学顺序才是恰当的。也就是先有学习需要,之后有学习内容和任务,最后才是具体任务的完成方法。遵循的顺序是,why,what,how。

还是那个市场,我还是那个卖鱼的,这回我不是着急把鱼卖给顾客,而是要先让顾客了解到吃我这种鱼的好处:深海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能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的大量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病率,保持身体健康。鱼肉新鲜,价格公道。顾客要要多买一点,我说买多了吃不了就不新鲜了。然后再教给他烹饪的方法,顾客说怎么做,我说隔水蒸到九分熟就可以,这样最有营养了。

万事开头难,让学生进入到想学、愿意学的状态,往往是课程成功的第一步,假如教师忽略了这一步,就会像我一样尴尬的落到与学生讨价还价的境地,最后很容易变成强买强卖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是教师的看家法宝。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