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校越来越注重标志性成果和成果数量化,越来越注重管控和绩效奖励,越来越注重成果产出与工资挂钩。我觉得这条路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这是商业文化对教育领域的侵略,也是官僚作风在大学教育的抬头。这不是扣大帽子,这是路线错误,下面我说说我的理由。
我并不讨厌商业机制和官僚系统,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存在的理由,也有自己生存的土壤。但是我反对官、商、学混在一起、混为一谈,依靠自己势力强大就随意侵占其他人的领域、然后指手画脚。比如近些年教育作为学的事业就是重灾区,商品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极大,有很多企业和民间资本办学校,也有很多名教授下海啦钱,有些是好事,有些就是要引以为戒。比如民办教育可以增加教育的活力是好事,前提是公正、公开、公平。但是把商业那一套搬到教育上真的可以吗?我强烈反对。因为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悖论把这条路堵死了。
教育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悖论之前,我要先谈谈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要定一个东西,简单起见,我们首先从教育不是什么来思考。
简单暴力不是教育
现在世界各地暴力冲突不断,无论是伊拉克、阿富汗,泰国还是最近的乌克兰,都接连有暴力事件发生。暴力的逻辑就是看谁的拳头硬、谁的力气大,成王败寇、弱肉强食,遵循的是原始森林法则。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隐患就是永远会有更大、更硬的拳头。所以这样建立在暴力文化的社会是不稳定的。可见暴力逻辑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药,当然也不能成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既然暴力不是教育的目标,那么是否可以作为开展教育的手段呢?答案是当然不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好的意愿,强制增加学习时间和训练量,对于不听话的教师、学生进行惩罚,从而严肃校风校纪,不正式当下大部分校长正在做的事情吗。其后果是学生厌恶学习、教师讨厌教学。最后学生的成绩可能会有些许的提高,但是那是以牺牲未来的学习兴趣和职业信仰为代价的,得不偿失。
暴力只会滋生暴力。有一个思想实验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实验员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暴打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暴打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但是每次换上了猴子一进来就会被莫名其妙暴打一顿。没人知道为什么。
急功近利不是教育
教师越来越忙,学生也越来越忙,家长更是焦虑,整个教育变得急功近利。作为教师,这节课的内容讲不完了怎么办,急,只好先把重要的知识点讲一遍了,至于实验、探究只好先放一边。作为校长,因为着急出成绩、建立政绩,急啊,我们就把压力下传,规定教师几点上班,规定晚自习的时间和次数,规定教师授课班级成绩与工资的关系,规定学校奖惩办法。作为家长,就更急了,急着为升学做准备,我们把孩子的时间拍的慢慢的,而很少询问孩子是否喜欢这样的安排,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安排。因为急,所以我们会退而求其次,我们明知道孩子值得拥有更好的教育、更正确的教育,而我们只是忙于应付当下。很早就有学者提出慢的教育,但是我们似乎缺少了慢的智慧、气度和那份从容。
首先,我们说急,教育急不得。
研究人员以神学院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首先告诉学生们将要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一场关于《新约圣经》中《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主题讲座,希望学生们赶往大礼堂听讲座。 研究人员事先安排一个“托儿”蹲在大礼堂门口,这个人衣衫褴褛,看上去很可怜。而且,当学生赶到礼堂门口的时候,那个托儿还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或咳嗽声。
A组学生:当他们赶往大礼堂之前,研究人员告诉他们:“时间还多,不着急。”
B组学生:当他们赶往大礼堂之前,研究人员告诉他们:“时间不多了,请抓紧。”
结果 向痛苦的男子伸出援手的人A组有63%,B组只有10%。 (参考:普林斯顿大学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丹尼尔·巴森特的实验)
也就是说,时间紧张的时候,人甚至会丢弃信仰。
我们不能因为忙,而忘记我们是什么人?我们从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否则,只会本末倒置,而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
其次,我们说功利,功利只会助长短期行为,而对个体长远发展没用处。本来一种行为是学生自发的,但是应为收到了奖励,反而容易把自发行为变为激励性行为,而一旦外部激励停止,行为也会停止。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可见,通过奖励激发员工的简单逻辑,在教育领域反而容易起到反作用。因为在教育领域,教师是自发工作者,尽管不是绝对意义上无私奉献,但是相比于其他行业,教师是一个良心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其工作质量的保障,而大部分都是靠教师本人的自觉和自发。提高教师待遇当然可以,而且确实应该提高,但是不是通过所谓看得到的成果,而更多是哪些看不到的过程,否则弊大于利。再有,如果要奖励,那么一定要奖励与教师教育工作有关的东西,比如学习机会、研究设备等等。
狭隘束缚不是教育
我有时会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全面发展?优势发展?融合发展?我怎样才知道我的孩子适合做什么?其实教育本身就是持续回答和追问这些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你要帮助学生探寻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作为家长你需要与孩子沟通交流、尝试找到和挖掘孩子的潜力。
与人沟通的目的是了解,了解的目的是帮助彼此破解内在和外在的束缚和限制,所以教育本质就是通过沟通、启迪、示范来达成个体解放的过程。
教育是什么?
基于以上思考,教育应该是通过沟通而达成的柔软的、系统的、缓慢的自我解放的过程。教育是春风润物,是教人为善,是解放自我。
如果本着这样的目的开展教育,请问你该如何进行物质奖励?投资是可以的,物质奖励反而成了画蛇添足。因为教师的身份、以及其追求的目标不容许他为了奖励而开展教育,一旦他成了这样的教师,那么就摒弃了自己理想的身份和崇高事业。师不为利,奈何以利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