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学要如何提问

学问学问,不问不学,不学不问。
学会问问题,不仅仅是学的艺术,同时也是教的艺术,因此,教师要特别用心。

关于课堂提问,在《教学设计》讲义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课堂问答是教师最常用也最为灵活的评价手段。通过课堂问答,教师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思维、诊断学生认知障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活跃课堂氛围,让教学更有效,让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
1. 那么,问什么问题、不问什么问题呢?
问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不问无关的问题。问核心的问题,不问细枝末节的问题。问有适当挑战性的问题,不问过难或者过易的问题。问开放性的问题,不过多的提问是否的简单问题。问真实的问题,不问虚假问题。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问过于抽象的问题。
2. 为什么而问?
为诊断起点而问。为引导阅读、理清事实而问。为建构概念、模型而问。为检测学习结果而问。为理解科学本质和方法而问。
3. 谁来问、怎么问、何时问?
不仅是教师问,也要鼓励学生提问,因此教师课上要留下学生提问时间和机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课前问、课上问、课下问。

陈月艳老师曾经专门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设问写过文章,见:陈月艳. 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问题串[J]. 生物学通报. 2011(01): 39-41.

下面摘录一段与准教师分享:
生物学设置问题串要:
(1)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往往反映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首先要明晰教材的逻辑系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楚课程、章、节、每一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使每一节课的问题串为整体课程教学服务。
【对内容的深刻把握是设计好问题的基础】

(2)把握问题串设置的核心。……围绕一节课的知识主线和能力培养目标等核心设置问题串。如前所述,在“生物膜结构”教学中,围绕着膜的成分及其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与关系来阐述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而在骨的结构和免疫概念教学中,一些问题看似散乱,但是围绕骨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的概念要素等核心问题展开,形散而神不散。
【把握住核心,围绕主线设问】

(3)激发而不是强迫学生思维。疑是启开思维的钥匙。设疑要巧,巧在以疑诱发、点拨和引爆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如在“尿的形成”单元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尿从哪里来?”多数学生会立即回答:尿从水中来。当他们这样回答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进行积极思考:通过饮食摄入的水最后去了哪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喝得多、尿得多,喝进来的水大部分被吸收入血,难道尿中的水来自于血液吗?血液成分如何变成尿的呢?肾脏的结构是怎样的,能完成血液的净化?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只提1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头脑中的系列问题,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追问的艺术】

(4)把握课堂预设问题和课堂生成问题的关系。教师预设的问题串是按照课程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学生思维是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产生教师预设之外的很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教师要防止让预设的问题串束缚教学进程,成为学生拓展思维或学习的障碍。有经验的教师会捕捉和积累学生学习的困难和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它巧妙地设置成以后教学备用的问题串,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与和谐,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有来无往非礼也,还给学生提问的主体地位,领用和积累学生的好问题】

(5)合理地选取和加工创设问题的素材。选取素材要做到:素材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素材要恰当贴切,与教学问题息息相关; 素材要简明易懂,素材本身不要为教学设置障碍;素材来源要真实可信,非编撰而成。
【有好的素材和资源并恰当的加工、利用才能提出好问题】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教学问答就好像乒乓球的相持阶段。教师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思考做出回应。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球就知道学生基础如何、是否掌握。提问不应该总是教师主导,也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抛给老师,老师根据需要或者进行讲解演示或者抛给其他同学思考。提问就好像攻球,要讲究套路,即所谓的提问策略和条理,因为提问的目的是探测已知、引向未知,不是问倒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所以教师还需要注意难度变化,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

那么,提问该如何修炼?

  1. 明确提问的作用,知道自己为什么而问。
    提问主要有以下功能:
    1 提高学生注意力;
    2 暴漏或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3 判断学生学习状况;
    4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构建新知。

  2. 掌握提问的技巧
    提问讲究有效性、条理性、层次性。

所谓有效性:
(1)学生听得懂;
(2)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3)学生能展示自己对核心内容的认知;
(4)学生能够获得针对性反馈

所谓条理性,就是要遵循逻辑,包括(1)范畴逻辑、(2)因果逻辑、(3)认知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在设定问题内容顺序的时候,应高考虑概念内涵范畴大小、因果逻辑关系以及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或者科学史的发展规律。

所谓层次性,就是问题要有不同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进而调动更多的学生思考和参与。

【练习】
分析你认可的一堂好课,将授课教师所有的提问录入到文档,逐一分析每个问题提出的情景、作用、类型,并进行统计,评价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有条理、有层次。

分析工具satic coding sheet。

教师是否利用学生的回答和改变学生的思考【工具编码】

【小试牛刀】
就某节课内容,设计你的关键问题串并说明每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和与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关联(关键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