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进科学认知:教师该如何做是好

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但究竟要用多大力气才合适呢?如果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拔苗助长,如果过于消极就有失责的嫌疑。有人认为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静待花开。老师究竟应该用多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推动学生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总是觉得在拔苗助长和静待花开两者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的状态,比如说趁热打铁。再比如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性教学。如果老师太心急,拔苗助长,一,效果不好,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反过来,如果老师,太消极,静待花开,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的话,这好想又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如何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既不勉强,又积极、主动的鼓励学生,这确实需要老师,拿捏的恰到好处。

新课程提倡不能简单粗暴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性的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去思维而不是强迫学生去思维和学习。教师究竟应该在多大的程度上去催发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职责又究竟是什么?是传送信息,还是认知引领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教而学,还是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又或者是,教学相长。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激发鼓励,而不是勉强甚至强迫。

应该努力去制造一些认知冲突,或者是制造一些学习机会,教师的作用并不是把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实际上是创造一些学习机会,让学生发现未知,联系已知,自发的进行知识建构,发现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资源、学习的乐趣。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了一个环境,教师的干预只有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学生主动要求教师的时候,教师进行恰当的干预,才是有效的。否则,教师过于主动的去要求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一种剥夺,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如果从学习环境来看,静待花开并不是消极的等待,实际上教师需要营造一个适合花开的环境。拔苗助长是要不得的,它直接剥夺了学生自己掌控生长节奏的权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确实是教师介入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教师最好的介入时机就是当学生愤悱的时候再介入,这样的介入才是有效的。

教师实际上应该做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控自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创造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所有这些都是在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但要注意的是,创设机会并不是勉强或者强迫学生去一定要做什么事情。这就像跳交谊舞,男士要给舞伴一定的空间,给她一定的引领,这样舞伴的跟随才会显得自然而然,而不是硬拉、硬拽。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需要有效的沟通,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教师要给学生发现的机会和时间,要润物细无声,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合适的引导和指正。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很有学问的样子,滔滔不绝的讲给学生听。事实上,只有当学生感觉需要的时候,你讲给他听,才是有效的交流。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说,教师是不是要努力去创造“愤悱”的状态,让学生感觉到有学习的需要,发现自己的无知,想去学习。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进行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产生学习的需要。如果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最好这个任务具有真实的意义。

在新浪微博里面,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时候老师太心急了,总是想趁热打铁,但是却总是忽略了,铁的温度是不是已经够热了。其实老师更需要做的并是击打这块铁,而是把这块铁烧热。这样看来,老师确实是要有意识的去制造一些认知冲突、认知障碍或者是所谓的“有成效的失败”,这其实是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创造学习机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其实讲得很明确了,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入门,而修行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自己。老师其实并没有逃脱责任的意思。这句话另一个含义,其实是老师不应该勉强学生学习,有很多人说自己的能力是被逼出来的。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恰当的,逼迫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自己生长出来的东西来的好。强扭的瓜不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从教学上来理解,这四句话的话,它的含义是这样的,教师传递的信息,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应该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悄无声息的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系统当中,或者是不留痕迹的,影响学生的概念建构。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