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非暴力沟通与教育

1、不同类型的博弈。
暴力的逻辑是零和博弈,单赢逻辑。有人收获就有人付出,有人成功就有人失败。它是对手之间的博弈。

协作的逻辑是正和博弈,双赢逻辑。我成功的同时,你也可以成功。我们并不相互妨碍,甚至可以相互帮助。它是伙伴与伙伴之间的合作博弈。

妒忌的逻辑是负和博弈,双输逻辑。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它是仇人之间的报复和陷害。

2、暴力为什么如此盛行?

暴力是一种本能。你打猎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能通过暴力杀死猎物,而不是你能劝说猎物成为你的锅中肉,盘中餐。因此,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环境,选择了哪些具有暴力倾向和能力的个体。人们甚至会崇拜暴力,比如饕餮就是原始暴力的图腾。喜欢看武侠片的人,潜意识里也都希望自己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幸运的是与暴力一同进化而来的还有智慧。对于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暴力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智慧解决。

3、暴力有哪些类型?
行为暴力,它是外显的,最容易发觉。比如校园欺凌事件,就是典型的暴力表现。

语言暴力,它是不明显但是可以觉察得到的。比如,你不是科学家,你没有资格跟我讨论这个转基因食品这个科学话题。你也不是主持人,你没有资格跟我在这辩论。

规则暴力。大家最容易忽略,最容易习以为常的暴力。招聘启事:女,30岁以下,身体无残疾,相貌端庄,研究生学历,能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PPT制作等文秘工作。

4、在我们生活周边充满了暴力。
我们早已经熟视无睹。比如孩子坐不住,老师说可能有“多动症”。一次考试,学生的数学成绩考砸了,只得了13分,家长就说跟韩寒一样是个“数盲”。教育者很轻率的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不专业的做法,而且是一种语言暴力。

5、教学的困境。
简单主义崇尚简单暴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惰性主义崇尚维持传统,拒绝改变,原样照搬

随性主义则是怎么都行,缺乏目标,故意求变

6、学习困境
茫然。没有目标,稀里糊涂混日子。

成瘾。明知有害而不能自控,欲罢不能。

堕落。缺乏自信,不能自控自律,自甘堕落。

勿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

7、非暴力沟通。

四个阶段: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三个阶段:观察感受、换位思考、共同面对。

8、不要轻易传递负向能量。

现代社会,人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如何应对压力?实际上是每个现代人都需要面对的事情。

反思:为什么我总喜欢威胁?不喜欢被威胁,只好威胁别人。这是错误的逻辑。正确的逻辑是不喜欢被威胁,首先要不威胁别人,帮助别人学会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实际上威胁具有传染性,暴力也具有传染性。如果你经常威胁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威胁你。如果你经常使用暴力,那么你最终也会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9、暴力的文化现象及其根源

暴力可以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学术界绝对权威,数量化指标;比如政治革命、口号标签化、身份歧视,甚至是闪电罢官;在经济领域比如金钱至上、垄断、霸王条款。

不择手段地恐怖主义暴力。
不择手段的达成目的就是恐怖主义。无论其目的是好是坏。火车站砍人是典型的恐怖主义,自杀性炸弹更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的出现恰恰说明,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它只会导致更大的暴力。

缺乏民主监督导致的暴力。
对于私人利益的过度追逐和没有免疫力的制度让很多词汇变成了贬义词,比如官员、领导、教授,再比如院士、专家、校长。原来都很高大尚的职业现在都臭气熏天了。不能全怪个人私欲,过于集中的权利早晚要出事。

媒体舆论压力导致的暴力。
官员出了事,不问事实立即罢免。但是即便出了事,要罢免一个官员,也是应该走程序的,不能因为某个官员给政府丢了面子,就立即罢免。事情是要分轻重的,比如一个官员过河让人背,曝光之后就立即免职,我觉得调查该事件是合适的,是否免职不能仅因为这件事而做定论。比如刚好该官员的脚上有伤口,那是不是应该体谅呢?当然也可以罢免,但是前提应该是调查清楚所有的事情,衡量之后再罢免,不能因为公众舆论就立即罢免。你不知道舆论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可能完全是偏见的。

家庭暴力导致暴力的延续。
暴力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你可以在家庭中找到它的影子,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暴力。晚上的时候常听到孩子的哭声,在外国早报警了,在中国没人会报警,报警了也不会理你的。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好的教育总是自然而然的,简单暴力恰恰是教育的反面。

感谢您的鼓励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