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讲座式教学在高校中很流行,教师根据讲义宣讲特定的内容,然后考试也考察这些内容。有的老师讲的很精彩,例子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深入浅出,发人深思,令人反省。有的老师讲起来则显得干涩,抽象,缺乏互动交流,令人昏昏欲睡。这当然于老师的教学功底、教学经验、学科知识涵养有关,要想讲的好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换句话说,一步到位的成果教学是极为困难的。

为什么呢?因为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时间,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需要时间,问题的优化需要时间,例子的筛选更需要时间,了解学生当然也需要时间。如何达成这些必要条件呢,答案是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尝试、摸索、积累、反思。

我教学理论说教的系统的备课,如何进行内容分析、学生分析、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是不是学了这些理论就能一次性达到成功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理论知识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本不能保证一步到位的成功教学,因为教学的本质不是宣讲,而是对话。宣讲是可以完全系统预设的,但是对话无法完全预设,就好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发出去的球,学生可能接得住也可能接不住,即使接到了,打回来的球的方向你也无法完全确定,只有当你和学生在这个比赛中充分熟悉之后,你才能有更好的预判。教学也是如此,与其期望由教育理论构造出一种似乎可以一步到位的教学设计步骤,倒不如帮助准教师学会对话,学会教学反思,在实践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前些天,在一番穷折腾之后(Ubuntu新手上路之系统安装篇-穷折腾是良好的学习开始 « chunlei's blog: http://sociallearnlab.org/chunlei/2011/03/27/archives/180),终于把启动的问题解决了。

问题表现:能够更改bios的启动顺序来选择要启动的系统,但是不能自己在grub4dos下启动ubuntu10.04。
解决过程:先下载最新版本的grub4dos,解压缩后,把其中的grldr和menu.lst两个文件拷贝到c盘根目录下。
替换menu.lst的内容如下:

timeout 10
default /default
title Ubuntu 10.04
find /boot/grub/core.img
root (hd1,1)
kernel /boot/grub/core.img
boot
修改C盘根目录的boot.ini,在最后加上一行 c:\grldr="grub4dos"。方法,我的电脑-右键属性-高级-启动与故障修复-设置-编辑-保存即可。

但是尝试了几次,都提示错误,找不到文件。后来我在ubuntu上没有安装grub,并且用手工的方式确定了ubuntu所在位置为 (hd1,1)修改了menu.lst后问题解决!吼!


关于grub4dos的使用参考和修改boot.ini请参考:在移动硬盘中安装ubuntu的一点小问题解决_游走江湖_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mi2006/blog/item/cdb015242dd17e3cc89559ed.html



今天讲了测量的2个宏观质量指标的计算,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卷分析做准备。但是课堂被我上的很沉闷,原因我觉主要在于没有能让这些抽象的公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拉近关系。

其实我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在讲某种操作技能的时候,把听众讲的很疲惫。为什么呢?
1 这样的关于How的知识相对于what和why更难用语言表达和传递。
2 这样的技术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参与,但是今天我没有。
3 这样的技术知识,另外的一种处理方法是,当遇到的时候再学习。也就不需要在课堂上讲了,只需要制作一个技术选择手册,交给学生使用技术手册或者检索的方法就可以了。放在网上自学就好了。
4 应该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例子,设计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显然这两点我还做的不够。
5 由于这个内容本身的关系,应为要用到很多统计学公式,学生们虽然学习过生物统计学,但是面对这些字母和公式还是不能很快的反应过来。
6 我自己关于这部分的知识体系也还不完善,不能融会贯通,这些知识对于我来说还是平的,孤立的,而实际上他们是有高低左右前后的,而且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才能浅出啊?
7 教学应该更关注自己擅长的,虽然这部分知识必不可缺,但是可以不讲的那么繁琐和深奥。

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应该尽量融入学生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解决方案,同时也要获得学习的方法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

这是《有效的学生评价》中的一个观点。

想象我们现在的学生评价,学校里充满了考试,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这些考试都是单调的纸笔测验,不可否认纸笔测验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考试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比如它很难测量学生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技能等,更难于测量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即便是知识目标,也会受到它自身考察范围的局限。其实我们老师也知道这些缺陷,但是中学中的测验几乎还都是这种形式,这其中就让人深思了!

其中有很多原因了,最常见的,老师们会说高考就是这种形式啊,平时考试当然要为高考做准备。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已经习惯了找一些题目做一次测试,想要换一种评价方式,还真不知道如何操作了。可见除了应试教育的原因,老师自身关于评价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也是个问题。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观念的转变,观念不变,心态不开放,这种陋习还是一直延续下去。到最后,学生讨厌考试,教师也会产生考试倦怠,而测评的真正目的却没有达成。

本书的作者Ellen Weber有一次到因纽特进行教师培训,发现这里的文化与南方有很大不同,因纽特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很特别,北极地区所运用的评价方式与南部地区的标准化测量有太多相同之处,而与北极人的智慧知识没有任何联系。作者得到启发,评价应到涉及并启发所有的学习方式,应当强调另一种文化倾向的特色和所有文化的独特之处。于是ta与当地教师合作,制定了跨文化的多元智力维度评价方案和策略:

  • 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
  • 运用视觉形象来弥补和支持书面材料的学习
  • 运用多好中途径帮互助学生表达思想,即让他们们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语言
  • 用图来演示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
  • 用视觉形象对物质材料进行概括
  • 评价团队评价活动帮助那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

每当我们要进行一次测评时,我们都应该好好想一想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哪些方面,应该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最为合适?而不是被动评价,为了评价而评价。

问题描述:在分享资料的时候,有些编辑器或者邮件不支持暗文超级连接,于是这些超级链接就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如何把原文含有暗文连接的文章,转换成明文连接呢?

问题解决:
问题已经部分得到了解决,也就是可以利用表达+regex

表达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A3%E5%88%99%E8%A1%A8%E8%BE%BE%E5%BC%8F
regex: http://regexlib.com/RETester.aspx

我使用的表达:[a-zA-z]+://[^\s]*
表达来自: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433.html

由于我找的网站都是.cn结尾的,所以我又在后面加上了.cn  表达变为:[a-zA-z]+://[^\s]*.cn

一下子网站地址就都出来了

谢谢ZQ的指点!

如何在新窗口打开链接地址呢? 只需要在source\includes\custom\head.html文件后面添加下面的代码,代码外面别忘了加


参考(李顺利的博文)[http://www.blogjava.net/lishunli/archive/2013/01/20/394478.html]

在高中生物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染色体,所谓染色体组就是指一组形态大小各功能不相同、但是包含了本物种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所有遗传信息非同源染色体。这个概念是理解二倍体、多倍体以及单倍体的基础。人有46条染色体,实际上是两套,从1号一直编到22号,每号都有两条,在加上2条性染色体,刚好23对。所以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23条染色体,但是学生总是不容理解,学生总是倾向于把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划为一组。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我在讲解了染色体组概念的定义和实例之后,我打了一个比方,染色体组就好象一个篮球队,每个队伍一般都要有小前锋、大前锋、中锋、得分后卫、组织后卫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技能,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你不能组一个队伍全都是中锋,哪这球就没法打了。染色体组也一样,每条染色体都是不可缺少,但是它们彼此又各不相同,他们共同包含了一个遗传信息整体。

很早就听周围的朋友推荐ubuntu(英文单词不好念,我就戏称它为啊笨图,其实它一点也不笨),但是一直没有动手。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像要居家搬迁一样,如果不是必要,谁也不愿意到异地他乡重建家园。但是最近xp让我很无奈,是不是死机,而且我喜欢尝试一些新的软件,这样c盘的windows就越来越大,感觉像一个越来越臃肿的政府,庞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是它为用户服务,而是用户围着它转,这的确是挺烦的,编程者可能感受更深。

但是想一下子彻底的搬,对于我还真是困难,因为已经熟悉和搭建好的工作环境,要是一下至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还真不适应,影响工作。于是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啊笨安装在移动硬盘上,这样什么时候想体验一下ubuntu,什么时候插上就行,而眼前的工作还是可以在xp下完成。

下载了unbuntu 10.04[http://www.ubuntu.org.cn/netbook/get-ubuntu/download/], 然后制作了live usb,虽然可以在live usb上体验,但是用户的设置不会被保留.所以还是必须安装啊笨才行。我安装的过程参照了教程[真正把Ubuntu装到移动硬盘里 http://ubuntuabc.com/123/?p=58] ,但是在第5步的时候,我选择手动指定分区之后,什么也没有显示,于是我只好删除了移动硬盘上的第一分区,然后选择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间,这样可以继续安装下去了。

但是安装了之后,可以启动移动硬盘上的ubun,似乎一切正常,但是当我拔掉移动硬盘之后,开机显error no such device #@### @,grub rescue示,xp启动不了了,必须连上移动硬盘才能引导xp启动。这让我很恼火,难道以后我每次都要背着移动硬盘到处跑吗。显然我希望,没有移动硬盘,也要让xp工作才行。于是我开始google了解,原来是安装ubuntu的时候,把xp的mbr(主引导记录)文件给覆盖了,这是ubuntu安装时默认覆盖的。没办法,之后再Google选找解决方案,我找到了下面3篇比较有用的方案:

  1. 在移动硬盘中安装ubuntu的一点小问题解决_游走江湖_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mi2006/blog/item/cdb015242dd17e3cc89559ed.html
  2. 移动硬盘上安装Ubuntu,拔掉移动硬盘后,本地硬盘上xp系统却引导不了_G号→攻击_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xute1126/blog/item/a5db8d09c307e82c6a60fb55.html
  3. 当硬盘不能引导的时候:http://www.guanwei.org/post/tech/09/MBR.html

但是这些方案让我很纠结,因为他们遇到的情况虽然和我相似,但是并不完全一样。
第1个方案把问题描述的最清楚,但是我没有xp的安装盘,我这个是上网本,没有光驱。
第2个方案,虽然我也下载了相关的程序,但是发现在我的xp系统引入后,根本无法使用grubinst_gui把grub4dos安装到MBR,而且它要求把grub4dos的两个文件拷贝到fat16格式的盘符中,我系统全都是ntfs,硬盘是fat32,哪来的fat16吗,所以也不行。
第3个方案,我尝试下载了winPE精简版,然后做了U盘启动盘,结果还是启动不了。

其实关键问题在于修复被覆盖过的xp的MBR文件,于是我开始google修复MBR文件的文章,最后我发现一个解决方案:
如何恢复XP的MBR « 俞弘的网络日志: http://www.eusoftware.com/hongyu/?p=54

按照这个方案,我进行了修复,结果可以正常启动xp了。问题终于算是解决了。庆祝一下[--ddd--]

现在我可以享用xp就用xp,享用啊笨就用ubuntu。但是,但是,还有以下问题待解决:
如何在ubuntu下给我的Ausu EEE PC 1101Ha驱动显卡?
如何在ubuntu下安装tar.gz的软件包?
我的xp虽然可以正常启动,但是网卡驱动却出现了问题,而且再重启的时候也出现过几次屏幕颤抖和变色,这又如何解决?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恰巧有知道,请不吝赐教!

总结,有的时候纯属穷折腾,结果遇到不少问题,于是迫不得已硬着头皮进行问题解决,结果学习发生了。试想,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熟悉的环境中,又怎能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多东西不知道呢,所以说,穷折腾是良好的学习开始!

其实人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当中学习的。过去迷信雷公电母,但是当人们发现雷电其实和直流电是同一种东西的时候,雷公电母的解释就显得荒唐可笑了。我们可以利用关于直流电的知识来造福人类,比如避雷针的发明就是如此。当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时候,他一定是无比的兴奋,因为他把一种未知与已知建立起了联系。

前些天一直为密码丢失而感到苦恼,由于我想对博客插件进行一些调整,属于需要管理员权限,但是我本来是有管理员权限的,但是密码丢失了。于是我寻求帮助,alexyu热心的回复了我好几封邮件,给我出了很多点子,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后台的密码是加密的,即使他也看不到密码,我登陆了之后也是如此。这可怎么帮呢?haha,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列表里有两个帐户,一个帐户是我知道密码的但是权限不够,另外一个权限够但是我不知道密码,于是我的办法是把知道密码的帐户的密码密文复制到忘记密码的帐户下,保存,烦恼了我好几天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那是相当高兴:)。

其实昨天我还在反思,我如果不折腾的话就不会出这么多问题,我还可以照常更新博客。其实从节约时间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的,就像为什么生命遗传物质都倾向于保守型传递一样,这样会少很多乱子。俗语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俗语又说,经一事长一智。学习不就是这样的吗,在不断的面对问题中,去想办法,不知不觉就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就增长了。而且每次让你迷惑很久的难题解决之后,都会涌现一种无比愉悦的快感,快乐学习就该如此。

回想我自己的教学,我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呢?我是否也在课程中设计了真实的问题解决情景呢?设计了问题之后,又如何组织一个问题解决的良好的环境呢?就像alexyu一样有人热心的帮互助和出谋划策。什么样的问题结构,什么样的外部学习环境,什么样的快乐机制,能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习惯。

以下摘自: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Omh-Gi8_K9kC&printsec=frontcover&dq=knowing+what+students+know&source=bl&ots=Basr_sFtWc&sig=lTJRqtJei-ZCrdh1oASyfI4dcTU&hl=en&ei=HB6HTbbXNdTAtgfC083EBA&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5&ved=0CDwQ6AEwBA#v=onepage&q&f=true

Assessment is always aprocess of reasoning from evidence.


Every assessment, regardless of its purpose, rests on 3 pillars:

  1. a model of how students represent knowledge and develop competence in the subject domain,
  2. tasks or situations that allow one to observe students' performance,
  3. and an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drawing inferences from the performa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drawing infereces from the performance evidence thus obtained.
评价三角行
Three foundational elements, comprising what is refered to in this report as the "assessment triangle", underlie all assessments. These three elements--cognition,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must be explicitly connected and designed as a coordinated whole.

A model of cognition and learning should serve as the cornnerstone of the assessment design process. This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est available understanding of how students represent knowledge and develop competence in the domain.
在生物学领域,学生是如何表征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知识的呢?与其他学科有何不同?

The model of learning can serve as a unifying element-a nucleus that brings cohesion to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The cohesive function is a crucial one because educational assessment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but must be aligned with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f it is to support learning.

此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评价应该与大规模考试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矛盾,结果会使得教师和学生都难堪。Thus there is a need for better alignment among assessments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nd in different contexts.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头脑中表征、组织和加工的。此外社会化学习以及参与性实践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因此评价的实施应该不仅不仅关注考核基本技能和知识点,而应该包容学生更为复杂的学习成就。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关键的问题是人如何唤醒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并用它分析目前和信息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正常认知范围内,对人是如何在长期记忆中组织信息的评估要比对短时记忆能力的评估更为重要。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s of long-term memory is especially critical for determing what people know; how they know it; and how the are able to use that knowledge to answer questions, solve problems, and engage in additional learning.

What one know is domain- and task-specific and organized into structures known as schemas. 评价应该评估一个人在有哪些图式,在什么情况下他会把某些信息认为是相关的。

评价应评估个体已有的图式和对图式的选择应用


真的很巧,做班车时遇到2两位科教同行,一个是课程所的裴老师,一个是脑科学认知的陈老师。一聊结果陈老师是更我来自一个学校,且曾经是我师姐的同事。世界真小!

其实我是偶然听到这两位再聊“解构、变构”什么的,聊学习科学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聊最近裴老师出的一本新书“变构模型”。我就猜到了,这是同行兼同事。

后来,我忍不住了,插入进去,先自我介绍,互相通报姓名,于是就认识了。

裴老师还给了我很多其他有用的学术信息,真好。你看,就是在这不经意间学习就发生了,学习的网络就初步建立起来了,什么是非正式学习,这就是非正式学习。

-----------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http://lsc.ecnu.edu.cn/yjry/index.htm

学习究竟是什么*
——焦尔当⋅安德烈教授访谈录
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1,第13-20 页
裴新宁 http://blog.sina.com.cn/peixinning
http://www.ldes.unige.ch/ang/actu/modeleAlloChine/interviewChine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