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们经常提及的都是期刊的等级,鲜少有人关注期刊的人品境界。

如果把期刊比做人,等级相当于社会地位,境界则相当于人品。一个人可以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其人品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等级可分为C刊、S刊、EI、SCI,那么,境界又如何划分呢?

境界主要看期刊是如何对待作者和读者的。以作者为例,有的投稿时间长,有的短。有的见刊快,有的慢。有的收较高版面费,有的收的少或不收。有的审稿快,有的慢。有的反馈审稿意见,有的稿件收到都懒得回复。还有些杂志专靠收版面费牟利。

根据这些标准,期刊境界可划分如下:

海境:审稿2周;有反馈;见刊快;进度可查询;版面费合理

湖境:审稿1月;有反馈;见刊快;进度可查询;版面费合理

河境:审稿3月;无反馈;见刊慢;进度可查询;版面费合理

溪境:审稿3月;无反馈;见刊慢;进度不可查询;版面费较高

沟境:审稿2周;无反馈;见刊快;进度不可查询;版面费离谱

在教育类期刊里,据我所知,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有望冲击一下海境、湖境,其他的最多也就河境,投完就鸟无音信的有很多重量级期刊也赫然在列。这跟期刊管理有关,跟投稿平台有关,跟服务理念有关,总之,跟其对待作者的态度有关,反而跟期刊等级关系不大。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很久以前就用过Markdown,但是一直没有实现脚注功能。1
中间是若干文字




一.
大.
段.
文.
字.

1:我的注释

代码如下:

[1](#1d)<a id="1u"></a>

[1](#1u)<a id="1d"></a>:我的注释

雨下的淅淅沥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地上新采摘的10个植物标本经过小雨的洗礼更加娇艳欲滴。一位位同学撑着雨伞从这些标本面前走过,时不时蹲下身,数一下花瓣、观察一下花蕊或者拨弄一下果实,然后便在纸上记上一笔。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前面几个标本都比较熟悉,很快就写好了答案。但是,有一个标本让我蹲下身、眉头紧皱,我拼命回想眼前植物标本的相关信息,一个重要信息浮现出脑海“苹果它妈山丁子” 1,可是不敢确定,突然眼前一亮,既然它可以嫁接苹果树,哪它的果子估计与苹果相似,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咬了一口,咦,味道不错。于是很笃定的就把三丁子写在了答卷上。

这大概是2002年的事情,当时我们正在小龙门进行本科植物实习,考试的方式就是认植物标本。这一幕可算是记忆深刻,那场小雨还有那颗三丁子,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我还是记忆犹新。因为这次考试的方式别开新面,以往的考试都是纸笔考试,要写出不同植物科属的特征,记忆力是关键。但是这次,光有记忆力还不行,还需要观察和理解力,比如向我通过味觉分辨植物估计也是超出了考官的想想了吧,但确特别真实。恍惚间甚至有了神农尝百草的领悟。当时也没觉什么,就是觉得这种考法挺新鲜有趣。现在才知道,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纸笔评价方式的评价——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什么是表现性评价呢?真实的情景,真实的任务,开方向性的问题解决策略,评估综合性素养。与纸笔评价不同的是,表现性评价不局限于纸笔,考生往往需要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下完成真实任务,考官更具考生的任务表现对考生的能力做出评测。这种表现可以是最后的产品,也可以是过程本身,或者两者都包含。比如,上面的植物实习考试,老师可以看最后的答案,也可以观察考生鉴别并最终确定答案的过程(不知道我当时哪一口是否已经被老师记录在案了)。

还有很多与表现性评价相近的表述,比如真实性评价,也有翻译为实做评价,替代性评价。其中替代性评价强调的是用其他评价方式替代传统的纸笔评价,它是从评价形式的不同来命名的。还有学者对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做了却分,认为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基于行为作出评判,而真实性评价强调通过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情境和任务来评判,两者都强调通过任务表现能力。由于我们一般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都具有真实的情景,所以我们把表现性评价与真实性评价等同处理,从而避免名词过多而造成的不变。

如果你的学生对纸笔考试已经厌烦了,那么,你就要任真考虑一下表现性评价了。因为,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当下,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本质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格,而表现性评价恰恰最适合这一任务。

表现性评价的构成:任务;观察;解释;认知模型。表现性评价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对于学生具有真实意义的任务,任务的目标尽可能明确,评价的标准也应事先让学生知晓,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是个人任务也可以是小组任务。通常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可以是制作一个产品,也可以是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还可以是两者的融合,比如导演一部话剧。我们以制作一个产品为例,解释一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过程。

任务

一位小学科学老师在给4年级的学生上课。他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浮与沉。老师不仅让他们观察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找到浮沉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为了检测和巩固他们的理解,老师还带他们做了一个趣味活动项目————制作橡皮泥船。

每个孩子分到一块同等大小的橡皮泥,然后可以把它捏成各种形状的船,观察能否浮在水面,还可看这个船能够承载多少硬币。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合作,最后选出承载能力最强的船参加比赛,之后老师会让同学们分享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课上,孩子们对这个项目非常着迷,他们尝试不同的形状,每次自己的船能够承载更多的硬币时,他们都会欢声雀跃。为了防止橡皮泥溶于水,有的孩子想到用塑料薄膜把船包起来,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的公开表扬。还有的孩子虽然承载能力不是最大的,但是船的颜色和形状非常美观,也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和认可。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没有按照常规的,一个个科学概念去讲解,质量,体积,密度,也没有去讲浮力的公式,而是让学生进行一场比赛,什么比赛呢?用相同体积的橡皮泥,制作一艘承载能力最大的船。这个任务真是既好玩又长本领。这位老师真是太有智慧和想象力了!

任务本身包括任务的目标、条件限制、竞争规则。比如这个活动的目标就是制作橡皮泥船,并且让它能承载更多的硬币。条件限制就是大家的橡皮泥一样多,其他材料也一样多。规则就是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测试,改善,最后参加比赛。

观察

明确观察点和数据收集。在这个任务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那些行为,收集哪些数据。比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合作情况、测试次数,还可以提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选择球形或者长方体形等等,当然还要记录最后的比赛数据。

解释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给出解释,这样的行为表明学生发展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下一步应该提供哪些教学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

认知模型

给出解释的并不是简单的根据观察结果和数据做出的,而需要依据认知模型。所谓,认知模型就是学生在某一个认知领域的发展水平是如何由低到高一步一步进阶发展的。不同水平有怎样的差异,水平的高低如何划分和排序。认知模型可能开始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经过不断检验优化就成为具有证据支持的可操作性模型了。它是连接解释和观察的桥梁,是做出评判的依据,也是表现性评价设计的核心和难点。

教育测量把观察、解释、认知模型成为测量三角,它是每个高质量教育测评的核心要素。而任务则是为观察、解释、认知模型建构提供了最佳视角和依据。

注脚

[1]:以前山丁子多是野生的,经常用于做苹果树的砧木。所谓砧木就是利用山丁子的根和茎为苹果枝条提供矿物质元素和水分,下面的山丁子是砧木,上面嫁接的苹果树枝条叫做砧穗。嫁接的好处就是克服了苹果树对土壤的要求,而且同样还可以结出苹果。戏剧的是,现在发生了反转。有人发现山丁子味甘酸、性凉、无毒,能润、生津、利痰、健脾、解酒,营养成分高于苹果。有人发明了以苹果树做砧木嫁接山丁子的方法。真是世事无常,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看来当年那一口的营养价值还不低。

一位老人,买了一块清净之地安享晚年。但是,来了一群孩子,总是在草坪上踢球,让老人不得清闲。幸亏老人学过心理学。有一天,他对这群孩子说,你们来这踢球让我不再孤的了,我要奖励你们10元钱。孩子们很高兴,就继续卖力踢。过了一段时间,老人说我积蓄不多了,只能给你们5元了,孩子想了想5元也不错还是继续踢。后来老人说我只能给你们1元了,这回领头的孩子站了出来。他说,我们踢球很累的,1元可不够。于是,他们就到别的地方去踢了,再也没回来。

很多家长喜欢通过奖励激励孩子学习,而不知其中的风险。就像老人与孩子的故事一样,如果一旦奖励消失或者减少,学习的行为就会减退甚至丧失。究其根本原因,奖励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产生了外化,我们可以称之为习得性动机外化,或者叫做习得性内在动机丧失。奖着奖着,踢球就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学习就变成了父母的事。所以,想简单粗暴的刺激学习,长久来看得不偿失。

那么,到底该用什么方法呢?得用笨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发现学习的内在价值和乐趣。比如阅读,父母首先要喜欢阅读,要摆一些书在家里,并且时常翻阅,孩子就会好奇书里有什么。接下来可以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书,也可以安排亲子阅读时间。慢慢的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有了,你不让他看,他跑到卫生间里看。

学习也是想通的,要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价值,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与游戏、社交、表达、创造联系起来,特别是表达和社交可以让孩子爱上学习。因为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表达和社交实现,一方面又可以用于表达和社交。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性,孩子的学习也应该社会化。而在这一点,我们当下的学校教育做得不够,需要家长进一步扩展,做孩子的社交代理人。

一土学校是李一诺创办的,其办学理念有一条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需要有一个好的社区、好的社会作为支撑。“教育不仅是课程,也不仅是学校,而是一场几乎全社会不得不参与的社会体验”,而家庭、社区就是这种社会体验组成部分。

所以,教育很难,需要家长亲身示范,教育也很简单,用最笨的方法亲身带动就可以。

温柔的注视

男孩在练习网球,父亲在观看。每次球总是打下网,教练就换另外一个女孩继续练习。男孩很失望往回走看着父亲,父亲也看他,没有任何表示,好像下网是很平常。男孩继续尝试,终于能够和教练打了10多个回合,教练很满意,男孩也很满意,看着父亲,父亲会心微笑,伸出大拇指。

这是一个切实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哪个男孩就是我的儿子。但当时,他打得不好,我也挺着急,但是我暗暗告诉自己不要有任何表情,不指责,也不鼓励,因为这时鼓励实际上还是说他做的不够好。但是,当他通过努力练习取得效果时,就要把发在内心的喜悦表漏出来,大大地给予赞赏。孩子非常敏锐,他能感受到。

这背后其实蕴涵一个原则,就是在放大他自身的积极情绪,而弱化他的消极情绪,同时帮助他形成正确的归因,那就是通过努力能够得到成功,失败说明努力得不够。

最近读了一本书《终身成长》(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得韦克),推荐给大家读。它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而脱离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束缚。

这么简单的一个观点,值得写一本书吗,值得!而且是全美排名前十的畅销书。书中介绍了一系列的案例和策略,值得想就此做出改变的读者一读为快。那么,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有以下不同:
1、成败观不同
成长型思维的人对失败具有更强的承受力,他们会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方法需要改进。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自己不擅长而放弃继续努力。成功时,成长型思维会因为努力得到回报,而付出更多努力。但是,固定型思维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会不愿尝试新的挑战,因为一旦失败自己就会备受打击。

2、自我观念不同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付出努力。也就是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会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让自己获得发展,至于因为努力而获得成就反而成为副产品。但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自己的状态无法通过努力而该改变,于是就不再谋求改变,而原地踏步。

3、反馈观不同
成长型思维愿意接收外部的评价反馈,因为他们把评价反馈看作发展的机会。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逃避评价反馈,他们会认为评价是一种威胁,危及他们的自我认识。

4、探求欲不同
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不断挑战自己,比如喜欢做难题的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些更难的题目来做,或者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很容易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相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不愿意承担名誉扫地的风险,喜欢炫耀自己的能力,习惯呆在自己安全的领域,对于未知的领域缺乏同样的好奇心。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把人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固定型思维,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持有固定型思维,有些方面则持有成长型思维。比如我认为自己五音不全,不适合唱歌,这就是固定思维。我认为,可以通过不断写作本身来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成长型思维。

有时不在一个方面努力是为了在另一个方面更努力。比如我不会投身歌唱的行业,而会把时间留给写作。这时,这种放弃努力是一种积极的脱离,因为其目的是更好地探索其他方向,所以就整体而言还是成长型思维。但有时,不断探索也可能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一种假象,那就会生活在别人看法中,其本质是谋求他人的认可,这是另外一种自我偏离。此外,还要记得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值得不断努力的。

人是复杂的,需要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当固定型思维阻碍我们发展时,要有勇气走出思维的墙,探索崭新的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因为,世界能够给你的要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你能做到的也要比你认为你能做到的多得多。善!

之前给大家推荐过《循证教学》这本书。

还有一本书也非常值得推荐,那就是《可见的学习》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澳大利亚研究者海蒂收集并分析了全球800多个元研究,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归纳,200多种教学策略按照效应量大小进行了排列,结果见这里:https://visible-learning.org/hattie-ranking-influences-effect-sizes-learning-achievement/

其中前50名,我进行了简单的翻译如下:

Rank    影响  Influence   Effect size d (Dec 2017)
1   教师集体性效能感    Collective teacher efficacy 1.57
2   自我报告的成绩 Self-reported grades    1.33
3   老师对成绩的估计    Teacher estimates of achievement    1.29
4   认知任务分析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1.29
5   早期干扰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1.29
6   皮亚杰项目   Piagetian programs  1.28
7   拼图教学法   Jigsaw method   1.2
8   概念转变项目  Conceptual change programs  0.99
9   先验能力    Prior ability   0.94
10  与先验知识融合的策略  Strategy to integrate with prior knowledge  0.93
11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0.92
12  教师信誉    Teacher credibility 0.9
13  微观教学/课程视频回顾 Micro-teaching/video review of lessons  0.88
14  迁移策略    Transfer strategies 0.86
15  课堂讨论    Classroom discussion    0.82
16  脚手架 Scaffolding 0.82
17  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 0.79
18  总结  Summarization   0.79
19  努力  Effort  0.77
20  对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干预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needs  0.77
21  助记符 Mnemonics   0.76
22  计划与预测   Planning and prediction 0.76
23  重复阅读项目  Repeated reading programs   0.75
24  老师清晰    Teacher clarity 0.75
25  知识精致和组织 Elaboration and organization    0.75
26  评价与反思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0.75
27  互惠教学(学生教学)  Reciprocal teaching 0.74
28  重复和记忆   Rehearsal and memorization  0.73
29  理解性课程教学计划   Comprehensive instructional programs for teachers   0.72
30  主动寻求帮助  Help seeking    0.72
31  语音教学    Phonics instruction 0.7
32  反馈  Feedback    0.7
33  深刻的动机和方法    Deep motivation and approach    0.69
34  领域自主    Field independence  0.68
35  加速学习项目  Acceleration programs   0.68
36  学习目标与无目标    Learning goals vs. no goals 0.68
37  解决问题的教学 Problem-solving teaching    0.68
38  概述和转化   Outlining and transforming  0.66
39  概念图 Concept mapping 0.64
40  词汇项目    Vocabulary programs 0.62
41  创新项目    Creativity programs 0.62
42  行为干预计划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s    0.62
43  制定自我判断标准    Setting standards for self-judgement    0.62
44  老师不给学生贴标签   Teachers not labeling students  0.61
45  高中与大学成就的关系  Relations of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achievement  0.6
46  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0.6
47  间隔练习相对集中练习  Spaced vs. mass practice    0.6
48  直接教学    Direct instruction  0.6
49  数学课程    Mathematics programs    0.59
50  适当挑战性的目标    Appropriately challenging goals 0.59

你是否时常产生自我怀疑,并从内心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冒充者。这种现象叫做自我否定倾向,也称为冒充者综合征(英语:Impostor syndrome)。Wikipedia对这个术语的含义有解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ostor_syndrome

这个词,我是在二附中的一个宣传栏上看到的,上面写的是自我否定。网上查了一下,更完整的称呼是“自我否定”心理倾向。简单的说就是这种人即便取得成功也会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运气,认为自己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而且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一个冒牌伪装者。这种错误的归因和自我否定,会让患者产生深度自我怀疑,同时也会产生自我妨碍。

有的人认为,这是本质上是当事人过于害怕失败而导致心理扭曲(弗洛伊德)。也有人认为,这是实际上是个体不想踏出自己熟悉的情景而编造的结构(阿德勒)。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比如失败、失恋),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从这个立场出发,阿德勒的观点更有意思。

弗洛伊德的解释性心理学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部分。

听了TED演讲:如何改变“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演讲者是一个澳大利亚人,他经常会感觉到自己在冒充一类人,但是他心里明明知道自己不是。他说,don’t freeze,fing a way out.有一次,他质问特斯拉电动车能够解决澳大利亚的能源危机,是不是在开玩笑,结果马斯克在twitter回复,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之后很多人联系他,把他当成了能源专家。他只好花了一周的时间把什么是工业电池,什么是普通电池,等相关知识痛补了一顿,他甚至还跟能源部长交流了一下。结果,他真做成了几件对澳大利亚能源危机有益的事情。最搞笑的一次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向他走过来,错把他当成某个人,结果他就装作继续谈话,还留了对方号码,最后他们结了婚,有4个孩子。他开玩笑说很担心,妻子一觉醒来,质问他,你为什么睡在我的床上,他跟妻子沟通这种想法,他妻子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这恰恰让她们两个特别珍惜这段情感。

还记得有一个桥段,说是哪个有“两脚书橱”之称的股神巴菲特的朋友查理王格,我记不清楚,也许是股神巴菲特。反正是某个人,有阅读障碍,但是记忆力特别好,刚好有个股神一样的人物要去机场,他就问可以否搭便车,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机场,然后他们就聊了起来,竟然发现是校友,这个大神就问主人公是否懂股票,因为他特别善于伪装,结果这位大神还信以为真,推荐他做期货。还给了他一张名片,说下周可以去他们公司实习。于是,主人公开始找到一本期货的书什么都不干就开始,啃。他有读书障碍,他读的很慢,不过一个星期还是让他啃完了,结果到了交易所,他就直接可以谈论该买哪一只股票了,后来这个家伙就就成了巴菲特一样的人物。你看冒充,居然可以冒充得这么牛掰。

分层线性模型HLM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释摘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具有层次结构(嵌套结构)的特点。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这种情况尤为常见,如关于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的预测变量有学生的入学成绩、学生性别、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班级人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室环境等,这些变量中有的是学生个体层面的变量,有的是班级层面的变量。这样的数据具有两个水平,第一水平是学生,第二水平是班级,学生嵌套于到级之中,称之为分层数据。

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假设变量间存在直线关系,变量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个体间随机误差相互独立。前两个假设较易保证,但方差齐性,尤其是个体间随机误差相互独立的假设却很难满足。即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假设相互独立,但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受相同班级变量的影响,很难保证相互独立。  

因此在分析具有层次结构特点的数据时,应将传统回归分析中的误差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一水平个体间差异带来的误差,另一部分是第二水平班级的差异带来的误差。可以假设第一水平个体间的测量误差相互独立,第二水平班级带来的误差在不同班级之间相互独立。  

所以层次分析主要适合层次结构数据,比如我要研究教师的教学体验,我会关注教师的个体因素、学校因素两个层次,也就是不同教师体验不同,不同学校教师教学体验也不同。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看这篇文章:Is inquiry possible in light of accountability?: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guided inquiry and verification laboratory instruction

在这片文章中,研究者想检验探究教学法的有效性,因变量是学生成绩,自变量包括3层,第一是成绩测评的时间,第二是学生个体情况比如性别、年龄等,第三层是研究者关心的探究还是传统教学法,教师能力水平,教师ROTP问卷得分,学生免费午餐情况等,主要为了研究不同教法、教师层次、教师教学倾向、学生背景对成绩的交互性影响。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方法部分: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scor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a multilevel growth
curve analysis (HMLM2)procedure throughHLM6.08 software (e.g., Raudenbush&Bryk, 2002). In this analysis, change within studentwasmodeled at Level 1,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modeled at Level 2, and teacher/school characteristics were modeled as Level 3. At Level 1, we modeled time (test = 1, 2, or 3 or pre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squared time term to allow for curvilinear effect modeling. All effects were centered at this level, meaning that intercepts are predicting average student scores at posttest (time 2). At Level 2, no variables were modeled because no student-level variab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At Level 3, variables such as instructional method, level of the school (middle vs. high school), percentage of the school receiving free and reduced lunch, and teacher RTOP score,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two- and three-way interactions, were modeled to predict not only average student scores but also growth and change in scores over test administrations. To answer our research question, three sets of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A. An initial analysis of student scores as a function of instructional method (method), level of school (middle vs. high school; level), and the interaction of method and level.
B. An analysis of student scores as a function of teacher RTOP score, method, level, the two-way interactions RTOP × level, RTOP × method, and method × level, and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RTOP × level × method.
C. An analysis of student scores as a function of school poverty (as operationalized by percentage of free and reduced lunch (FRL); method, level, the two-way interactions FRL × level, FRL × method, and method × level, and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FRL × level × method.

这个软件,这个步骤,这个方法,这个视角,相互匹配才是值得借鉴的。

使用这种方法的步骤:
1、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和倾向性,比如这篇文章就是要研究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到底科学探究是否有效,从学生学习成绩的角度

2、区分自变量的层次,明确先后关系,比如这篇文章是把关心的影响因素最后放进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也要把最关心的变量放在最后一层

3、使用的软件,spss可以做线性回归,但是不如HLM专业,似乎中心化处理这一步也没有,这个可以查一查。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知识可以怎样传递?

首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化一下,问题改写为信息可以怎样传递?

那么,什么是信息?如果根据数据-信息-知识-智慧金字塔的话,信息是数据的有意义连接。比如今天的最高温度27摄氏度,这是一条信息。这条信息有主体+属性+数值构成。它不是随机的,而是实际情况的一个真实描述。其中今天是主体,最高温度是属性,而27是数值。

那么,我们如何传递信息呢?
1、口耳相传,我们可以说给别人听,信息以声音的方式传播。

2、文字传播,我们可以把这条信息写在某种媒介上,然后通过这种媒介来传播。

3、肢体语言传播,我们还可以打手势来传播这条消息,比如手语。

传播信息的方式,一方面取决于信息的发出方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信息接收的方式,此外还取决于信息传播的途径。

以上3种方式,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信息是容易表征的,至少是可表征的。但是,对于那些无法清晰表征的信息,或者在传递之前还未完整的信息,该如何传递呢?

比如看到一个风景之后的感受,有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有时则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有的时候,信息的传递不是一次性的、单方向的,比如两个人的观感,这时候的信息传递就需要专门的信息通道。而且信息通道的选择还会影响信息传递的内容的方式。

所以,信息本身的特征也是信息传递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好,让我们用一个公式总结一下,信息传递的内涵。信息传播类型=(信息生成)发出方式-(媒介通道)传播途径-(信息解码)接收方式。

那么,如果信息是这样传播的,知识传播会有怎样的不同?
知识是信息的概括。知识等同于信息树。

知识生成、知识表征、知识传播、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

那么,智慧又可以怎样传播?
智慧是知识的应用。智慧等同于知识树。
智慧只能个体生成,不能简单传播。智慧生成过程受内外状态影响。内外状态的改变与知识传播密切相关。有些知识可以表征,有些知识难于表征,有些知识不可表征。分别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意会知识。

Evidence-Based Teaching:A Practical Approach
Geoff Petty

读书笔记

通用原则

Br​​ansford等(2000)提出了一些通用原则,高质量的学习要求:
• 知识结构。学生必须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要点和关键原则。先建立结构和含义,然后再添加细节。
• 深刻理解。学生必须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记住。这就要求看到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学习。我们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学习。
• 推理(不仅是再现)需要学习者将新概念与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意义。我们需要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 反馈。学生的结构有错误和遗漏,必须加以改进。这就需要对学习者和老师进行反馈,以便两者都可以改善结构。对话是做到这一点的绝妙方法。
• 时间和重复。学生需要熟悉材料才能将其“分解”为有意义的部分,至少需要六次接触。学生不只是简单地将概念和逻辑关系“写”到硬盘上。许多学习都是直觉的,而且下意识的。为此,学生需要在许多不同的背景下查看概念和原理的例子和例外,以便“获得”它们。
• 多个方面和多种表现形式。学生需要左右脑的双重表示法,即“全脑学习”,以帮助理解。

关于方法的结论

适用于教授知识:
自我系统(影响大小为0.74)和元认知系统(影响大小为0.72)影响很大。尽管专注于认知系统的策略的总体效果大小较低(效果大小为0.55),但某些单独的策略却非常有效:
–相同但不同:1.32
–图形或非语言表示:1.24
–实验探究(产生假设):1.14  

Marzano基于理论的元分析

用于教学词汇:
•提供新术语的简要描述或定义(效果大小1.53)。
•或者让学生从内容中找出术语的含义
(效果尺寸1.59)或两者都更好(效果尺寸1.66)。
•让学生自己表达新术语和新内容
单词(效果大小为1.27)和非语言方式(例如思维导图)(效果大小为2.27)。

适用于浅层学习

例如教学细节,事实,术语含义等。
•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先前学习(影响大小0.75)和问题(影响大小0.93)。以叙述或故事的形式或丰富的描述性上下文呈现内容(效果大小为0.63)。
•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想法:笔记(效果大小0.99),摘要或同伴解释(效果大小0.63)。还可以在图片,思维导图,图表,图表等中以非语言形式表示想法(效果大小为1.24)。
•与新的和已经学过的概念进行相同和不同的比较(效果大小1.32)。让学生对游戏中的新信息进行推理,例如决策,决策(效果大小0.89)。

适用于深层学习

•设定明确的目标,最好让学生参与(效果大小1.21)。用具体的术语直接公平地讲授抽象的思想,概念,概括和原理(效果大小2.55)。对于更复杂的想法,请确保使用大量示例。
•特别注意提供信息的结构:高级组织者(效果大小0.78)。关系等最好以非语言形式给出,例如在图形组织器中(效果大小为1.24)。
•让学生将概念,概括,原则应用于新情况(效果大小1.16)(推论)。例如,使用决策,决策(效果大小为0.89)。让学生使用这些想法来生成和检验假设(影响大小为1.14)或解决问题(影响大小为0.54)。
对于任何类型的学习
•确保学生获得关于他们擅长的方面的详尽的信息反馈:奖牌(效果大小0.74)。最好还是给他们奖牌和任务(效果大小为1.13)。任务是从工作中诊断出来的特定改进目标。

三个一般性原则:

• 目标原则:Achievement is enhanced to the degree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set and communicate appropriate, specific and challenging goals.
• 反馈原则:Achievement is enhanced as a function of feedback.
• 转变原则:Increases in student learning involve … a reconceptualisation of
learning.

引导性提问

1.安排小组处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或任务,以产生一个充分论证和合理的答案:
‘新闻界应该自由发布想要的东西吗?’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产生很多卵,而有些却很少?”
‘绘制3x2–4x+8方程的曲线。”

2.老师监督这项工作,问:
‘每个人都有答案吗?如果需要提示可以问我。’“有人需要更多时间吗?”
如果某个团队不需要此帮助,则表示下一阶段是“公平竞争”。直到第六阶段,即使他们帮助了一个小组,老师也不会给出答案,即使是非语言的。

3.老师点名个人表达小组答案,然后
证明这一点:“爱丽丝,您小组的答案是什么? …您为什么这么认为?’老师感谢学生的回答,但没有对此进行评估。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会要求每个小组提供部分答案,并在小组中四处走动,直到收集到所有答案。学生或老师可以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这对于草图很有效)。

4.教师以这种方式(至少是多个小组)从每个小组得到答复,然后指出小组答案之间的任何不一致之处。

5.现在的目标是让全班同学同意他们的“班级答案”。老师鼓励班级讨论和评估他们的各种答案,达成共识并为“班级答案”辩护。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那么全班讨论不同答案的优点。允许少数派观点,但目的是达成共识。

6.只有在班上同意他们的答案后,老师才会“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对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估和评论。

7.老师称赞学生在以上过程中的努力和成就。